最近看到一單新聞,訪問一個久未露面的藝人劉鍚明,令人頗為感慨。
劉鍚明當年「得罪」了「傳媒大亨」倪震,然後就再沒然後。在今時今日,明顯是一宗低莊到暈的小學雞式「潑黑」事件,換了劉鍚明是何韻詩,網民一定圍爆<<YES>>,罷賣燒書開筆戰,倪生屋企人都會被人起底聲討......
在網絡世界,很難想像會有一面倒的網絡欺凌,就算你再衰再乜乜,總有人反對有人支持,有黃絲又有藍絲、綠絲、彩虹絲......我們沒有大台,話之你係特首定議員,大家都係一雙手、一副keyboard,大家都係法官,網民大眾去審判,到底是進步了?
公道了? 還是帶來更多沒完沒了的網絡欺凌?
台灣出版了一本 <<鄉民公審:群眾力量,是正義還是霸凌?>>
(So You’ve Been Publicly Shamed),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網路個案,在第一章,就探討網絡如何帶出hyper-personality,探討鍵盤戰士是如何鍊成的。大家自以為明白年青人=網民,而忽略了網絡放大那些人性部份,如何突出人性的同理心、如何勾出人性的陰暗面。想SPIN那班網民砌議題前,先要明白鍵盤背後的心理,正是今時今日要用網絡動員的必讀一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