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都有寫網誌的經驗,但你有否想過可以利用網誌(Weblog)完成一份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報告[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 (IES)]。筆者任教的學校從2009年開始,推行「專題探究網誌學習實踐計劃」,就是讓中三級的學生利用網誌建構自己專題探究計劃及報告。
網誌支援不同模式的展示
有寫過網誌的同學都知道,不同的網誌平台基本上都支援不同模式的展示。即是除了一般的文字模式外,其他非文字模式(Non-written mode):例如圖片、影片、超連結等,同學都很容易於網誌上展示。同學有需要時也可於網誌內嵌入許多不同模式的工具:例如:Google地圖、街景、Youtube影片、問卷等。不論同學喜歡以文字或非文字模式展示自己的專題探究計劃與報告,在網誌平台上,都是十分容易去修改、編排和整理自己的探究資料。
專題探究網誌
同學在學期初時都會透過Gmail申請一個Blogger網誌,(按:其實其他品牌的網誌都沒有大問題,選用Blogger的原因是它沒有廣告,而且是Google的產品,以後同學須要嵌入 Youtube、Google文件、地圖等工具時較方便罷了。)
(圖1)
同學由開始定立題目、搜集相關資料、撰寫計劃書、研究過程包括所有文本紀錄、攝影、錄像及最後完成的專題探究報告等都須要發佈於網誌上。老師則定時到訪檢視各人的進度,留言回饋,並從旁引導及促進。中三級的整個探究階段(圖2)都是公開的,同學可透過學校建立的網上平台連結檢視各人各組的進度,以鼓勵同學之間交流及互動協作學習。
(圖2)
老師的主要角色是擔當學習的促進者,定期監察學習過程、探查學生的想法和提出建設性回饋,促進學生完成課業。「專題探究網誌學習實踐計劃」讓老師在網誌平台上可以很方便地監察同學的學習過程及向學生演示他們的探究成果。除了檢視各同學的進度外,老師亦會安排同學分階段觀摩其他同學的專題網誌,並作出回應。交流及互動協作在這計劃中是十分重要的,同學在觀摩期間,會發現彼此的進度和研究方法等的差異。透過相互學習、反思,取長補短,探究成果漸進式一點一滴累積及自我完善。
總結而言,IES的核心精神是令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作知識的擁有者,深化探究能力如多角度思考及綜合分析能力。教師不應嚴格限制學生選擇探究的方向,或替學生決定報告的結構及形式,造成過份干預。這會褫奪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及妨礙學生培養創造力。
參考資源:
1.「如何輕鬆和簡潔地進行專題探究?」工作坊簡報,第三屆專題探究獎勵計劃,http://edblog.hkedcity.net/ies/2010/04/19/
2. 第一屆專題探究獎勵計劃,http://edblog.hkedcity.net/ies2008
3. 從一條街說起 -上環蔘茸海味街, http://edblog.hkedcity.net/ies_wongwantin
文: 李榮輝 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主席、佛教黃允畋中學通識 (專題探究) 老師
載自2010年10月21日香港經濟日報通識教育版(VOL.244)p.1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