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0, 2016

用Social semiotics 看寒戰



語言及符號學大師Ferdinand de Saussure 始發研究人在特定社會環境下賦予符號意義的過程,啟發了後來的社會符號學 (social semiotics) 。 自古人類將符號連上特定意義是順手拈來(arbitrary)、人云亦云(by convention)定是刻意經營(with intention),引起了無數的爭論。社會符號學學者普遍相信給符號賦上意義涉及人的創作動機和特定社會環境下建構的共通意義。例如紅色在某社群可能代表危險,但在另一種社群可能代表熱情。如何解讀則視乎原作者的動機和身處社群原有符號意義的演化。

寒戰2是一套極具野心探討香港目前政局的電影,看得令人遍體通寒。隨著時局的改變,導演將寒戰1建立符號的意義推倒從新賦予新意義,給social semiotics 落下新註腳。

符號學簡單二分法,所有文字符號都有表面意義和深層意義。寒戰1、2,由片名到故事情節充滿著不同影像符號。影像符號表面意義較易觀察,深層意義的解讀,則視乎對當前社會政局的觀察、演變和理解,各自觀點各自表述。

本文無意全面解讀寒戰電影故事,只是抽取部分情節及故事人物用social semiotics 方法作出解讀表述。

電影故事主缐非常簡單,警方內部有建制派和改革派,帶出崇拜絕對權力和尊重原則制度意識形態的鬥爭,震盪著香港的管治危機。寒戰1郭富城代表尊重原則和制度的警務副處長,用制度容許的方法拉候任一哥下馬。成功後發現警隊有龐大反對集團,同僚都是不可信賴,唯有暗地向廉處舉報,讓廉署介入幫他捉鬼。寒戰1基本假設廉處是一個獨立可信和能夠制衡警隊的部門。

這個假設到了寒戰2和現今香港的政局,就完全説不通了。廉處在香港是一個符號,代表獨立、廉潔和良好的制度。但寒戰2將這符號賦予新意義。警務處長郭富城為了找出背後的龐大集團,竟然去廉署成立了一個工作小隊,暗中調查!表面意義是警廉合作,深層意義是廉處的獨立角色在變質,制度在崩壞。

寒戰2郭富城飾演的警務處長亦是一個符號,寒戰1郭富城的助理警務處長代表尊重制度和原則的意識形態。這個符號意義的建立可追溯到丹素華盛頓主演的紅潮風暴。丹素飾演核子潛艇副艦長,因發覺艦長沒有跟隨既有程序核實上司發射核子飛彈的命令,便依據程序找齊其他軍官的簽名罷免艦長。電影將丹素變成一個捍衛原則和程序的符號,寒戰1可能參考了丹素的形象建立副處長尊重原則制度的形象。

到了寒戰2,郭富城升為警務處處長,變成了一個不依從制度和原則的符號,為了對付潛藏勢力,他與廉處成立小組私自進行跟蹤、竊聽、甚至直接參與行動,完全放棄寒戰1他所捍衛的核心價值。究竟寒戰2郭富城警務處處長的符號意義,為何與寒戰1警務副處長的符號意義互相矛盾呢?如社會符號學學者所言,符號賦上的意義涉及導演的創作動機和特定社會環境下建構的共通意義,那麼郭富城的警務處處長是參照特定社會環境下那個人物建構而成呢?

或者可以從郭富城的警務處處長掛在口邊的一句說話看到端倪:「在非常時期,用非常的方法。」這句說話的意義其實是「特事特辨」!再看看寒戰1郭富城是一個有理想和原則的改革派,將建制派一哥指定接班人拉下馬。當郭富城坐上一哥的位置,就變成一個特事特辨的人,你猜這一哥的符號意義是代表誰呢?

由寒戰1到寒戰2數年間,香港社會發生了甚麼事情,令郭富城所代表的符號意義改變呢?

The crucial implication here is that meanings and semiotic systems are shaped by relations of power, and that as power shifts in society, our languages and other systems of socially accepted meanings can and do chang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cial_semiotic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