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12, 2016

新世代面對面溝通模式


(https://www.google.com.hk/search?q=communication+model&client=safari&hl=en-gb&prmd=ibvn&source=lnms&tbm=isch&sa=X&ved=0ahUKEwj6_oGL-5nNAhXDJpQKHbZUCgEQ_AUIBygB&biw=1024&bih=649&dpr=2#imgrc=j9Qgyrk9EBwHPM%3A) 

修讀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都必曾學習上圖的入門model。所謂溝通是sender 發放信息通過channel給receiver。60年代大眾媒體崛起,信息主要是運用語文,channel 是指盛載語文的媒體,經過encoding and decoding,  sender 信息就會到達receiver。當然中間會有noisy, 阻礙有效溝通。

這個model 比互聯網更早面世,由互聯網到social media, 這個傳統communication model 是否仍能解讀新世代溝通呢?

前互聯網年代,傳統溝通建基於語文(language),就算文字媒體外的電視媒體的新聞報導,都是以語文為主,新聞報導員報導新聞會將所有面部表情淡化,衣服簡樸,欠肢體語言,減去一切noisy, 達至有效溝通。

後互聯網時代,主流文字媒體紛紛失去主導信息傳播的功能,有些甚至結束百年老店,走向social media。Channel 由報紙電視台轉移到互聯網和社交媒體,信息不再以語文為主,走向多模體,multimodal。只懂language 的literacy可能變成新世代文盲, mulitliteracies 可能是新世代立身處世的能力。

因應環球社經環境轉變,大學主修科目以外的新工作行業不斷紛陳出新,早於1996 年New London Group 已提出 multiliteracies 為新世代素養。Jewitt (2008) 定義multiliteracies 是運用傳統文字及說話能力以外其他modal表達的能力,所謂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是指身處數碼年代,溝通不單只用文字,亦運用到影像丶聲效丶面部表情丶眼神丶肢體語言丶音樂和演等。Social media 的emoji 是非文字溝通的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的典型例子。

現今年青人被稱為數碼公民,理應精通multimodal 溝通,當回歸基本面對面溝通時,傳統的communication model 是否依然能解讀新世代的溝通呢?以下一段新世代年輕人與傳統大學校長的面對面溝通,是否有效留給各讀者自行解讀。







G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